他打量了方弛远半晌开口问。
“过的挺好的,看多了京城里新鲜的东西,感觉连眼界都开阔了不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人就应该多走走多看看。”李云长满意的点点头,然后他又握着方弛远的手问:“你师兄过的怎么样?他在上京可遇到什么难处?”
“正则师兄在官府里的事都不太跟我说,不过我看他日常的表现,应该还不错。”听了李云长的话,方弛远想了想回答道。
“这就好。”李云长闻言松了口气,“我一直觉得正则性子太过耿直不知变通,我还一直觉得他会适应不了官场上的交际。”
“没有,师兄处理的很好。”即使自己也不清楚楚正则在翰林院的事情,方弛远还是说了一句让李云长安心的话。
这边方弛远师徒俩说的开心,仝忠在一边坐的不高兴了,“咳咳”他费力的咳了一声。
方弛远看着好笑,就对着仝忠道:“仝伯父也在,今天找老师可是下棋的?”
仝忠看到方弛远向他看来,顿时舒展了些眉头:“是啊,你刚刚说了正则那小子,你给我说说你仝嫂子过的怎么样?”
仝忠所说的仝嫂子就是仝歌,她是仝忠小儿子的女儿,如果按照仝忠和李云长的关系,楚正则得长仝歌一辈,不过他俩成亲是走的父辈交情,和两位老人无关,本身又没有血缘关系,因此成亲倒也没什么所谓。
“嫂子也很好,我回来的时候宝儿也已经快会说话了,能咿咿呀呀的喊两声爹爹,师兄也好像也有了新的任职,一家人都过的很好。”
“这就让人放心!”仝忠听了也很欣慰,楚正则也算他看着长大的小子,因此对他也比较关心。
说完了楚正则的情况,两人又问起了方弛远在上京都遇到的事情,他们三人从吃完午饭就开始说,一直说到下午太阳落山才渐渐消停下来。
“师傅。”仝忠走后,方弛远掏出楚正则写给他的信:“师兄来之前特意让我亲手交给你的,您看看。”
“我就说怎么可能没有信。”李云长对着方弛远了然的笑笑,楚正则对他尊重,几乎每写一封家书就会连带着也有他的一封,这次方弛远带来了给楚家的,李云长想着也应该有一封给他的。他拿着信封往窗台靠了靠,借着太阳的余晖,读完了整封信。
“怎么了?”方弛远看着李云长越来越凝重的脸上,皱眉问道:“师兄信里说什么了?”
“也没什么大事。”李云长轻轻叹了口气:“信里说他在翰林院当差,听到人说丰文可能要被调到海南任职了……”
“海南?”方弛远听了一惊,“那个地方温热潮湿,毒气还大,丰文师兄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怎么受得了南方的天气?况且任职还要把嫂子和几个侄子侄女都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