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谢辰低头去看,不怪小姑娘,朱红色的绳子在暗色的袖口外格外引人注目。蔺长星怕沾墨,亦捋起袖子,露出他那根丑丑的绳子。

谢辰忽而有些没脸。

耳朵灵的蔺长星回头,狡黠地望着她,谢辰含嗔剜他,低头也笑了。

第56章 红烛 耳根、额鬓都发起烫

时光在这里静谧得像云, 风云了然无声,村子里有事等陆千载处理, 他不得不先行离开。留下蔺长星在学堂里陪孩子们写字,等大家写累了,他还自告奋勇地给他们说起故事。

说的是南州的故事,只不过是个正经故事——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父母双亡,自小照顾祖母,他孝顺、勤奋、好学, 破格被仙人看中。仙人助他平步青云,娶妻做官,他死后重铸肉身,做了那仙人的弟子。

这故事半真半假,却趣味超然, 南州的长辈们皆以此来勉励儿孙陶冶性情、学有所成。

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谢辰也沉浸其中, 蔺长星说到高兴处故作滑稽,她好几回没忍住笑。

蔺长星说完故事, 大家都意犹未尽, 孩子们的情感纯粹而单纯, 只相处了一会,便不想他们离开。

于是蔺长星举荐谢辰给他们读几页书, 一来让他们温故知新, 二来顺便定定心, 读完他们便离开。

谢辰没想到会被他拖到人前,正要说“算了吧”,但一双双期待又好奇的目光投在她身上, 她说不出拒绝。于是展颜一笑,接过了蔺长星递来的《诗经》。

她的嗓音清清冷冷的,说话时还能有意缓和,但扬声读书时无法修饰,显得愈发明显。但并不让人觉得冷漠,反而清脆悦耳,顿挫抑扬,把诗读得回味无穷。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方才因听故事而哄笑的课堂缓缓平复下来,大家自觉翻开自己的书,一字一句地跟着默念。

读完几首诗后,谢辰见陆徽走进来,于是告别道:“下回再来给大家读书。”

众人连连点头,眼巴巴地看向蔺长星,他明媚笑道:“我下回来说个更好玩的故事,只要你们好好练字,我要检查的。”

那个给谢辰搬凳子的小姑娘叫宁晓儿,父亲在□□中死了,她随母亲各地流亡,今年遇见陆家的人才得以安居。依依不舍地跑过来拉谢辰的手,谢辰弯腰摸了摸她的头,“下个月的今日,我来看你。”

蔺长星看她发丝细软,扎着两个小揪,也顺手摸了一把。

小姑娘羞涩地缩了下脖子,又欢喜地抬头:“一定要来。”

他们在村子里简单吃了顿饭,这顿实打实地由陆千载招待,且有鱼有肉。

蔺长星附在谢辰耳边道:“一顿饭一万两。”

谢辰听完多吃了半碗饭。

暮色微降后,谢辰与蔺长星在村里走了一遍。

分析下来,村里分为三种人,一种是自食其力者,陆千载为他们寻了谋生的途径;另一种前途无量,比如男孩女孩,读书习武;最后一种是无法自食其力,只能拿钱拿药养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