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 李管家的娘子管氏亲自带着苏桐到了早给她安排好的院子里,端着壶茶水说:“村子里也没什么好茶,这是山里的野山楂切碎晒成了干, 开水冲泡后, 消食解渴,小姐不要嫌弃。”
苏桐看着瓷碗里的茶水,笑了笑说:“管娘子在村子里住的还习惯吗?我早就想来看看了,就是一直忙的脱不开身,多亏了李管家帮忙打理,这员外村里的事务才能顺利的整修好。”
管氏憨厚的笑了笑说;“这本就是俺们庄稼人该做的事情, 小姐开了工钱的,俺家老李能得小姐看中,也是俺们的福气。”
闲聊了几句,苏桐也不绕圈子了, 仔细的问了问员外村里事情,管氏一一作答,说了些村子里的家长里短, 村里的事务以及老庄头带着的那一部分找茬的佃户。
苏桐心里有了谱,怕是员外村的庄头觉得她们外乡人好欺负,暗地里使了绊子, 让他们吃了不少的暗亏。
第二天,苏桐起了个大早,乡下的宅院没有什么讲究, 不过是图个敞亮通透, 就拿她住的这处院子来说,三间的青砖瓦房,靠东的窗户摆放的是她歇息的床榻, 十步之外摆放了一个绢纱的立柱屏风隔断,在外头摆着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春草和碧草住在西间,同样用屏风隔开。
这样的屋子,院子里有什么动静,听得清清楚楚,是以,她刚起身,东间的春草和碧草便将洗漱的东西拿了进来。
吃过早饭,苏桐带着人在村子里转了一圈,察看了一下村子里新修的沟渠和扩宽的路,回来后,李管家便将账册都搬了过来。
春草和碧草遣散了众人,两人一个在门前守着,一个留在了屋子里在一旁打下手。
李管家给苏桐见了礼,然后将手中的四本账册递了过去说:“小姐,这几个月,村子里的收成每一笔进出我都记着呢?但这账册上却和我暗中记着的东西不符,缺了太多的东西,小人惶恐不安,老庄头又不配合,三天两头的找茬,若不是惦记着小姐给定下的事务,小人真怕撑不下去了。”
苏桐笑了笑,伸手接过账册,翻了翻,安慰他说:“昨日都听管娘子说了,可是辛苦你们了,这员外村当初我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由于事务繁忙,庄子上以往用的旧人也没换,老庄头他们不让你们施工,接触庄子上的事务吗?”
“正是如此。”李管家点了点头说:“我们虽是小姐派来的,但毕竟是外姓人,他们防的特别紧,不过除此之外,倒也配合做事,就是粮食收成的账册不让我们察看,账目也做的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