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苏家现在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了米面,苏家顿顿都能吃得上饱饭,且每天一人一个鸡蛋,时不时的还有肉汤,饭食跟上了,苏家人的这精神气马上起来了。
周芸娘的脸上红润了,苏宝田的身体也强健了不少,四个小的变化最大,脸色圆润了,鼻涕不流了,小身板吹气似的长了起来,尤其手上脚上的冻疮也抹上了冻疮膏,养护的非常好。
吃饱穿暖了,四个小的比平时活泼多了,也有力气你追我赶的在院子里嬉笑打闹,小孩子总是天真无邪的,苏家院子了开始有了孩童的笑闹声,开始有了生机盎然的蓬勃之气。
苏桐歇了几天,缓过劲却更忙了,天气清冷,趁着没下雪阳光好,她将家里的破被褥、破棉衣全都拆了浆洗了一遍。苏映雪、苏映梅很懂事的给她打下手,烧水、洗衣、做饭、一刻也不得闲,姐妹三人每天都忙的热火朝天。
隔壁的苏三婶见苏映雪、苏映梅不去给她们家打猪草了,专门来家里看了一趟,见她们姐妹三个小丫头浆洗被褥棉衣,忙的团团转,啧啧地叹了口气,说周芸娘生了三个好闺女,一个比一个能干,就是家里太穷。又说丫头太能干了将来命不好,是劳碌命。
她自己个站在院子里碎碎念了半天,苏桐姐妹三个也没有理她,穷人家的孩子,什么命好命不好,都到这地步了,命还能不好到哪去。
看在平日里去她家常借东西的面子上,苏桐咬了咬嘴唇,没有吱声,平日因着常去麻烦苏三婶子家,姐妹三人轮流给她们家猪扯猪草还她们家情,原主还因此磕了头死了。这人情原主连命都搭上了,也该还清了。
这几日家里忙到实在是狠了,她没让苏映雪、苏映梅出去,天冷,猪草不好找,要走十多里才能扯到半篓子,山路不好走,对两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太累了。
没想到才两天没去,这苏三婶子就找上门来了,唠唠叨叨的说了半天她家猪没得草吃了,又说邻里之间应该相互帮衬,谁家没有个不方便的时候,但是别人帮了,别管帮了多少,你都得记着恩情,不要转脸就忘记,那样不就成忘恩负义的人了。
苏桐抿了抿嘴角,心里暗自叹息一声,苏三婶子这是来她们家表功呢?还是讽刺她们家的大人不懂人情世故呢?她穿过来还没去苏三婶子家里借过什么东西,以前都借过什么她也不知道,但想着苏家的情况,料想苏三婶子也不会借给她们家多重要的东西。何况,
苏家姐妹给还她们家扯了那么多的猪草,付出的劳力可远比借的东西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