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没想到, 相似答卷他们找出了千份之余。其中,如刚才一模一样的算少数,仅有十多份, 结构体系相同的占大多数。
徐振明望着一摞试卷,手指敲着桌面,下面人一时揣摩不透他的情绪,却也惶惶不安。
不管如何,这次考试漏题了。
屋内弥漫着沉默压抑的气息,闭塞得让人胸口发闷。
批卷官嘴上未说,心里皆叹倒霉。
好好批个卷子,遇上舞弊了,万一说不清呢?
良久,有人试探道:“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徐振明:“讲。”
那人道:“依下官拙见,格式相似者,应不算舞弊。”
徐振明:“钱大人,为何?”
“怎么不算舞弊,他们答得一模一样!”
赵伟全抢白道。
他是第一个发现卷子相同的那个人。
钱卿年被驳斥,也没着急。他不是随口说,自有理由。
“赵大人,那些卷子结构相似,如设定好的统一框架,内里各有不同。乍看上去很像,你我读过,皆知内容全不一样,算不得您说的一模一样。”
赵伟全冷笑:“哼,那内容一模一样的答卷,钱大人又怎么说?”
一模一样的,或是内容八成相似的,钱卿年无话可说,也没打算为之辩解。
徐振明问其他几个人:“你们怎么看?”
他们想从表情揣度他的想法,一无所获,只好战战兢兢抒发己见。
有人和赵伟全看法一样,觉应算舞弊;有人赞同钱卿年,认为这只是种形式,阅卷更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