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因此,他更倾向于选择稳固的方案,或许这个方案不能让沪城跨江大桥成为世界瞩目的“前沿桥梁”,但他会竭力推荐这个方案。

“不对,”

林铸江反应过来,“你还没回答我——你的选择是什么,用我的想法回了我的问题,这可不算数!”

“和您说的一样,我既不是设计院的,也不是专家,我的选择是什么,也不算数啊!不过,我认为,专家会最后有大概率会选择复合型。”

“为什么?”

常奉献没见过她这么斩钉截铁的,的确,复合型是很多桥梁专家极其看好的斜拉桥未来,拥有强大的优势,难道年轻人都喜欢?

谢雁理所当然道,“因为省钱啊!”

啊这,竟无法反驳。

两个方案的争论战场并不在这个小小的饭桌上,而在不日后召开的专家会上。

饭吃完了,走出饭店,夜色下,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林铸江、常奉献和谢江飞三人站在一起最后告别。

林铸江想起一件事,“对了,同舟大学下学期会开少年班,到时候让小雁小郁去试试。”

“少年班?”

谢江飞一下捕捉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舟吗?往日没有办过吧?”

自从华国科技大学十年前举办少年班以来,各地的大学纷纷效仿,但同舟一直没有开设。

这一次,是张学书和其他好友一起向学校申请的,于他们,是为了提前吸纳人才,避免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是让一些学习进度比别人快的学生可以有效利用他们的黄金学习时间,早日为祖国做贡献。

这次的奥数比赛,就是同舟大学的一个试点,通过考试结果来看,只是沪城就有不少好苗子,更不要说面向全国了,学校同意下学期开办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