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老太脾气泼辣凶猛,在纪家唯我独尊,不仅男人服服帖帖,两个儿子也都极其孝顺。早年大儿子刚结婚,因为新媳妇和他妈互相看不顺眼,他妈一声令下,儿子就出手把媳妇给打进了医院,媳妇当时怀着孕,当天就早产了,还没出月子,被婆婆欺负的上了吊,正好家里来亲戚,没死成,出了月子就带着孩子跑了。大妈妈是二婚老婆。
二儿媳妇,桃李妈刚结婚那会儿喜欢往娘家运东西,她有个要好的小姐妹在食品店做营业员,当时算是肥差,连带着她也能以极其便宜的价格买到品相不好或是快要过期的零嘴儿。不过她不吃独食,都留着送回去送给娘家弟弟和侄儿。这事传到婆婆耳朵里后没几天,桃李妈再一次拎着两包万年青饼干往娘家去时,被公婆堵在了弄堂口。
婆婆堵在弄堂口的一通恶骂控诉,围观邻居们的指指点点,令桃李妈都不敢抬头走路,老实了很久。不过以她偏执的性格,不可能不记仇,从那以后就与纪家所有人走上了互相折磨的道路。离婚这两个字当然是三天两头就挂在嘴上的,然而这些年过去了,却没有离成。她娘家情形也是半斤八两,地方就那么点,回去住哪里?挂墙上也得看弟媳同不同意。无处可去,便就只得忍着,日子勉勉强强的混着,实在不顺心时,和大纪闹一场,把小纪打一顿,也就好了。
至于桃李的嬢孃,纪家的小女儿,继承了母亲的性格,精明且绝情。早年在上海马戏团做报幕员,前后谈了两个男朋友,都是团里的演员,纪老太看不上,说人家是耍杂耍的,不入流,都给作掉了。家里张罗着叫伊去相亲时,伊突然就不声不响的跟人跑到澳门去了,至今未婚未育,孤身一人,在那边做什么,这些年又是怎么生活的,一切皆是谜。
作者有话要说:现代清水种田文,还是一贯调调。
本文中心思想:父母皆祸害。
网上看了很多控诉父母的帖子,深有感触,于是有了此文,言情也有,靠后一点。
第2章
小嬢嬢去澳门十多年才给家里打过两次电话,寄了少少的一点钱过来,还是在父亲过世的时候。她那边的地址和电话也问不出来,摆明了不愿和纪家人多打交道。好不容易养大的女儿,却从她身上得不到任何好处,纪老太每每想起来,都恨得要死。
而桃李每次被姆妈送到奶奶家来,奶奶都爱答不理,满脸写着嫌弃。但只要儿子工资,不愿为儿子带孩子也说不过去,传出去就不好听,于是常常转手就把她给打发到大伯伯家,跟桃华一起混着。
大妈妈看到她总归没什么好脸色,嘀嘀咕咕的。不过桃华很喜欢桃李去,因为只要桃李一去,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务就全部归她了,扫个地啦,丢个垃圾啦,剥毛豆啦,扒蒜皮啦,她全做得来。甚至有时候,大妈妈带着桃华坐在房间里吃东西看电视,桃李却蹲在卫生间里手搓桃华的小衣服。
大妈妈家的街坊邻居们看见她进出,问起来,大妈妈还要做出一脸苦相,说:“怎么办呢。爹不疼娘不爱,我们婆婆也不愿意管,就丢到我们家里来了呀。”
桃李都听着,从未觉得得委屈,还是照去不误,并且心甘情愿的任桃华差遣。一来她妈非要把她扔去奶奶家,而奶奶却又不管她。二来她是真心喜欢桃华。桃华爱差遣她不假,嘴巴却很会哄人,不论有什么零嘴儿或是总会给她留着,和她分享自己所有的小玩具,支使她做事情后,就把她一顿猛夸:“妹妹你可真是家务小能手,事情做得又快又好,这些事情,我就做不来。”
从小到大,从未得在家里得到一句半句夸奖的遗憾和不足,都在堂姐这里得到了弥补。堂姐需要她的帮助,她也需要堂姐的认可与陪伴。不论大人们怎么吵,她与堂姐的感情都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她发自内心的爱着堂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