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只是郑国遭孤王贬黜,必定心存忌恨。孤王担心……【注】
话本讲述的是战国时期, 优秀的水利专家, 郑国,治理荥泽水患,修整鸿沟之渠的历史史实。
全德泽负手而立, 端出君王的气派。他台词功底十分扎实,咬字铿锵有力,哼一声,呸一下,定招定式,自带霸气。
春蕊想起她的表演课老师曾经一再强调,演戏是一门技术,需要勤加练习。
通过这段时日的相处,春蕊真切的感受到,即便已经有所成,她身边的这些演员还在日复一日地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譬如严文征,即便没有戏份,他也泡在片场,观别人拍摄,或听全德泽教育。而全德泽每天早上,都要找片空地,吊两口嗓子或者背贯口,他活跃在舞台剧上,因此,怕懈怠下来,嘴皮生疏。至于宋芳琴,总是书不离身。前两天,春蕊还瞧见,她在翻莎翁的剧本——《第十二页》,小声诵读时,摇头晃脑的模样,甚至有一丝可爱。
春蕊心中生出几分敬意。因为,许多演员取得了成绩后,往往守不住那个格调。思进取、淡名利的品质,在物欲横流的娱乐圈,太过难能可贵了。
她没有打扰两位老师,远远走过,到化妆间做妆发。等弄好了,披着羊绒披肩出来,只听,严文征讨饶:“您让我喘口气吧,我一下车没进屋呢,就被你拦着了。”
他甩手将剧本搁在板凳上,撂挑子不干了。
“臭小子。”全德泽佯斥。
严文征抻抻腰,一副耍赖偷懒的样子。
陈婕从旁瞧热闹,跑来说:“全老师,您如果不嫌弃,我来给您对词吧,正好请教您几个问题。”
“好啊。”全德泽说。
严文征得以脱身,他不知去哪转悠了一圈,过了一会儿,再回来,抱了个水杯,杯子里泡的是浓茶,冒袅袅热气。
他俨然渴了,先灌半杯茶水下肚,突然没头没尾来了一句:“陈婕也是戏剧学院毕业的,01级的。”
“是吗?”春蕊眼尾神色惊讶,“那我应该喊她一声师姐。”
“嗯。”严文征说,“没事,可以多跟她交流一下,你们……”顿了顿,“应该有共同话题。”
春蕊含笑点头,转念想到什么,问:“严老师,你毕业于哪所院校?北电?上戏?”
“我不是科班出身。”严文征眼帘垂落,淡淡地说道。
“嗯?”春蕊疑神看他。她并不了解严文征的过往,更没特意上网查询过,甚至,年初翻到他的杂志,有关他的访谈,她也是草草扫一眼便作罢。
严文征简单解释:“大学的时候在电台做兼职,当时,上海译制片厂正在制作的一部影片,正好缺一名声线年轻的配音演员,我们电台副主任跟配音导演是发小,知道这件事,就把我推荐了过去,再后来,配音导演看我模样还行,问我对演戏有没有兴趣,我说没有,但他擅自把我的联系方式给了于鼎导演,大概过了半年,于鼎导演给我打电话,让我去试戏,我就去了。”
春蕊:“哪部片子啊?”
严文征:“《窗外有片红树林》。”
春蕊敛眉思索,但脑海里对它没有一丝印象。
严文征说:“因为一些社会原因,片子没有上映。”
“哦。”春蕊略感遗憾,但转脸,她语气欣慰地评价道:“配音导演眼光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