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流放三千里 慕君年 1581 字 2024-03-08

宋凤林本想跟在队尾,刘湛不让把他拉在身侧并排骑马,士兵们簇拥着一队官老爷过路,让沿途百姓无不敬畏避让。

刘府外的长街,百姓知道有钦差要宣布圣旨都蜂拥而至,刘学渊不得不让侍卫维持秩序。

当钦差真的到了,现场数千百姓鸦雀无声分列在长街左右没有一人敢上前冲撞。

看到老父亲和哥哥,大夫人赵氏捂着嘴控制不住的哽咽哭泣,宋凤熙扶着大夫人轻声的安慰。

赵恒甫宣读圣旨,在场所有人下跪匍匐山呼万岁。

宣帝给刘湛的齐云将军正名,正式册封他为三品齐云将军都督齐云山,另外还有赏赐的金银珠宝玉饰等物。

一并随圣旨来的还有刘湛的三品正红色官服和官帽玉带,三品以上的官服都由朝廷督造赏赐,这精美的做工彰显的是无上的权力。

刘湛双手接过圣旨,他对官位并不在乎,唯有那五个字“都督齐云山”!

有了这五个字他在北疆便能与周澶分庭抗礼,周澶再也不能在刘湛面前抖威风了。

刘湛手握圣旨站起身,他眼中熠熠生辉,往后行事再无人掣肘!

第80章

早在宣帝下旨当日,周氏的家书便连夜送出京城。

周澶收到这封加急递送出京的家书,才知道刘湛已经越过他向宣帝报捷。

宣帝封刘湛为齐云将军都督齐云山,不仅如此宣帝还趁机召回睿王,周澶再不能扯睿王的大旗总管北疆。

对于周澶来说,这封家书噩耗一个接一个。

信中还提到周大丞相身体欠安,要周澶尽快安排好北军的交接回京。

周大丞相再三叮嘱周澶不要再跟刘湛打对台,他只需要巩固手中的兵权,把北军顺利交替给周随守住宝山就行了。

家书中所说的事情周澶一件也没有跟睿王说,趁着钦差还没到晋阳,他须得抓紧时间利用睿王给周随铺路。

北军之中,徐牧远德高望重,又亲自督战过几次重要的战役,若是周澶卸下大将军的重任,最能接掌北军的将领当之无愧是徐牧远。

周随不管是资历还是出身都不如徐牧远,但是周随有一点比徐牧远强,那就是他年轻,徐牧远这个年纪荣休不就是一份奏折的事。

周澶以睿王的名义递了一封奏折进京,表面上是体恤徐牧远年近花甲还身先士卒守卫边疆要替他请功,实则通篇暗示让一个花甲老人戍守边疆不人道。

周氏再拿这份奏折推波助澜,给徐牧远抬轿请封一个虚职招回京戍守京师,这事也就成了。

如此一来,北军便只剩下周随和张泰宁两位将军。

张泰宁贱籍出身无权无势,接下来自然顺理成章由周随接管北军,一来占住宝山,二来继续吃空饷。